学前教育系由幼儿教育理论教研室、幼儿活动设计教研室、幼儿语言文字教研室、幼儿美术手工教研室、幼儿音乐舞蹈教育室组成。现有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两个专业。目前全系各类在校生2900多人。
学前教育专业是伴随学校的升格转型后在原郴州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设于1986年6月。2010年开始,开设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2014年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呈逐年增长之势。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同年立项为湖南省教育厅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立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0多年来培养及培训幼儿教师2万余名。秉承老师范传统的底蕴,融职业教育的精髓,学前教育专业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以“崇智尚美、立德树人”为育人理念的人才培养之路。围绕“培养具备良好的专业道德,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较强的保育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养的、能为城乡基础教育服务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幼儿教师以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了系列建设和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本专业已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和办学优势。
早期教育专业是我系2016年开始招生的专业。目前有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和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该专业主要定位于能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社区等相关领域从事早期教育、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早期教育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早教教师与专门人才。
学前教育系已形成以普通高等幼师教育为主体、以在职幼师培训和附属幼儿园实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系格局。坚持师范性,即教师教育;突出宽泛性:拓宽培养口径,适应城乡幼教需要;挖掘可持续性:通过学历提升,能力提升,培养胜任从农村到城市,从一般到重点的幼教师资;突出教学中心和质量核心,以建构专科层次幼儿师范教学体系为目标,推进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四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带动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形成有活力、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把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起来,把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学名师和科研名家融合起来,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
目前学前教育系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和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2人,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专任教师41人,校内兼课教师11名;教授1名,副教授16名;具有硕士学位22人,占42.3%;刘凤英教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负责人,并主持学前教育系的全面工作。本系还聘请了多名幼儿园特级教师为兼职教师。
近年来积极推动学科队伍与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一是注重课程团队建设,保证每门课程有2人以上任教,专业核心课程由4人以上构成团队,明确了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幼儿活动设计、幼儿语言文字、幼儿美术手工和幼儿音乐舞蹈等方向的队伍。二是落实教师轮流下园制度,在幼儿园担任具体岗位工作。三是实施新进教师与老教师的“师徒结对”制度,加强对新教师的初职引领。四是依托国培平台,积极培养骨干教师。
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系办学条件的建设投入,目前校内的实训教学基地逐年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扩大规模,能够满足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专业的教学、科研需要,布局相对合理,功能与层次比较齐全。重点发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与技能课实训室,有专业课的保育实训室、陶艺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福利贝尔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微格教室等16间;技能课美术实训室14间、舞蹈实训室17间、声乐实训室12间、钢琴房238间,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能够满足本系学生校内实习实训要求。学前教育系的另一实训基地——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是学校重点建设项目。
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形式,目前本系与公办、民办性质的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紧密合作型”与“松散联系型”基地相结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10多个,大大满足了学前教育系校外实习实训的需要。
学前教育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近三年,教师主持省级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项目11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8余部。学生主持或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第二十二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优胜奖1项;省大学生创意陶艺竞赛优胜奖2项;第二届省大学生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