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小学教育学院校企合作座谈会在行政二办215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蔡胜平主持,张华校长出席,学院领导班子、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会,围绕“总结成绩、分析不足、谋划未来”交流,为新专业建设与转型凝聚共识。

回顾:转型期校企合作实现“破冰”
周知胜介绍,学院响应学校转型部署,停办传统师范专业,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三个新专业建设,与星火丰城公司的合作成为“破冰船”,成果显著: 师资转型上,企业提供前沿培训,助力教师从“教育学思维”转向“工程+教育思维”;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方案论证,明确市场需求与岗位标准;实训建设方面,企业支持实训室规划与设备选型,搭建实操框架;教学资源实现突破,联合编写《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字教材;招生宣传时,企业以行业前景背书,增强新专业吸引力,填补新专业建设多项空白。
直面:合作短板待突破
参会人员坦言,当前合作仍处“从无到有”阶段,距“从有到优”差距大:一是合作主体单一,依赖星火丰城,抗风险能力弱,无多元生态;二是部分文科背景教师转型难,缺长效提升机制;三是实践实训未引入企业真实场景项目,内容上存在滞后问题;四是机制上未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长效机制。教师代表还提出实训项目更新慢、企业导师课堂参与少等问题。
谋划:多举措深化合作
针对问题,会议明确重点方向:一是拓合作“朋友圈”,联合招就处、教务处,对接教育信息化领域企业,建“核心+多元”生态;二是推进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引企业专家任导师,设“教师发展工作站”;三是联合升级实训室、建“项目工坊”,引入真实案例;四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发“活页式”教材,融行业认证,以赛促学;五是探建产业学院、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建多维度评估体系。
此次会议梳理了“成绩单”与“问题清单”,明确“路线图”。张华在会议中特别指出,小学教育学院在学校转型关键期,主动打破传统办学路径,以校企合作破解新专业建设难题,展现出敢闯敢试的担当与魄力,他同时寄予期望,希望学院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夯实合作基础、创新合作模式,在师资共育、实训共建、课程共研上实现更大突破,力争将三个新专业打造成学校转型发展的标杆,学院表示,将牢记校长嘱托,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以更实举措破解合作难题,推动新专业建设再升级,为学校高质量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供稿:梁湘婷 邓彦妮 审核:周知胜 舒旭 编辑:邓彦妮)